网站首页 > 工厂一线 > 粗旦涤纶POY侧吹风纺丝生产线的设备改造及工艺调整
我公司2001年投产一条连续法聚酯生产线,长丝配套为7条POY生产线,单丝纤度均在1.5 dtex以上。在前几年市场对粗旦丝需求大的情况下,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但随着市场对织物风格、手感、吸湿透气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,细旦丝就正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,所以对细旦大股丝的需求日益增加,纺制纤度较粗的长丝品种,已不具有竞争力。因此,我公司为适应市场变化,对北京中丽化纤机械有限公司的侧吹风纺丝线(简称L12)进行了环吹风改造,成功开发出0.8dpf的细旦涤纶POY(134dtex/144f),丝条质量稳定,断头少、消耗低。在此后DTY加工中,张力均匀、染色性能好,满足了后纺加工的需要。本文根据我公司的改造实践,介绍没备的技术改造和0.8dpf POY的纺丝工艺。
1、设备现状及测试仪器和原料
纺丝机,北京中丽化纤机械有限公司生产,2位/箱体,型号KU746L-7400,容积0.42 m3;卷绕机,Toray Engineering Co.Ltd产,型号Tw716/8-40-RBD,卷绕头机械速度2500~4000m/min。
条干仪,USTERR TESTER4(瑞士制);强伸仪,USTERR TENSPORAPID3(瑞士制);缕纱测长机,YG086C型(常州市第二纺织机械厂)。
从聚合输送来的半消光PET、熔体,特性黏度为0.640~0.645 dL/g,熔点261~262℃。
2、设备改造
1、冷却吹风方式由侧吹风改造为环吹风
侧吹风冷却生产的0.8 dpf细旦POY产品,表现为在后纺加工中张力不稳定,C级切断多,纺丝过程中的自然断头多。同时因为侧吹风生产的0.8 dpf POY细旦丝条干大,在后纺加工中的染色疵点多,是制约面料难以高档化、产品附加值上不去的重要因素。尽管在侧吹风丝室中增加了一些辅助设备,如层流板、风筒等,但因侧吹风是共用一个丝室,始终未解决不同锭之间冷却风的相互干扰问题。另外就是纽旦丝根数多、单丝细,相比粗旦丝来说,比表面积大,因此丝条冷却成形时,需要的风速、风量较小,外界环境风也会对丝室的侧吹风气流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,致使侧吹风冷却方式纺制的细旦丝品质达不到一个理想的要求。环吹风纺丝技术日趋成熟,POY产品在后加工中的优点日益突显出来,DTY加工张力稳定,染色均匀,定重率高。我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,及时进行纺丝线的改造,将冷却吹风方式由侧吹风改为环吹风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。
2、空调改造
我公司L12生产线配置的是金陵空调,因为当初设计是纺常规粗旦产品,风量选择为:侧吹风13×10的4次方 m3/h,环境风6×10的4次方m3/h。侧吹风改为EVO环吹风后,因品种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,主要生产134 dtex/144f POY,因此丝条冷却成形需要的风量只为侧吹风的三分之一。为了降低能源消耗,对空调侧吹风和环境风进行了改造。侧吹风的改造为在满足环吹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对送风机及所配电机、变频器重新选型,使改造后冷却风的风量为5×10的4次方m3/h,送风余压为(600±10)Pa。环境风的改造是在保持风量不变的情况下,进行风管的改造,使一条环境风机的风量供给多条线的环境使用,达到了较小的投入就解决了环境风过剩的问题。
侧吹改环吹后,虽然冷却风的使用量减少了,但对冷却风的要求提高了。因此对原初效、中效空调过滤进行了升级改造,提高了过滤精度等级。同时为了稳定环吹风速,减少空调风压波动对细旦丝品质的影响,通过提高空调过滤袋的过滤等缓,将空调风压提高到了(600±10)Pa(原常规丝空调风压为450Pa),达到了稳定细旦丝内在品质的作用。
L12线原纺丝楼层未配置环境风,在纺粗旦丝时,因产品规格较粗,侧吹风速较大,冷却丝条后溢出风窗的风,使L12线纺丝现场环境温度保持在30℃左右,能满足现场操作员工作业的需要。但设备改造后,因冷却细旦丝的环吹风量很小,且溢出风窗的风也很少,同时纺丝间有大量的余热放出,致使纺丝环境温度达42℃。不利于员工的生产操作和身体键康。因此,我们在纺丝层顶部吊置环境送风管,使纺丝环境风温度降到了33℃,满足了生产的需要。
3、油剂管道的改造
L12生产线改造后纺制dpf约0.8的纲旦POY,细旦丝的比表面积大,纤维与纤维、纤维与金属的摩擦因数加大,因此纺细旦丝时油剂的选择非常重要。L12线改造前使用的是竹本F-2169油剂。改造后纺细旦丝,对油剂的渗透性、抗静电性、平滑性有更高的要求,因此纺丝油剂改成了适合细旦丝要求的F-2597,以减小细旦丝运行过程中与丝路上各部件的摩擦,减少毛丝,改善细旦丝在后加工中的退绕性。为了防止细旦丝油剂与常规品种油剂相混,对L12线细旦丝的纺丝供油管进行了单独供油改造。
4、热媒及熔体管道的改造
L12线的原熔体及热媒管道为中国纺织设计院设计,18个位面对面,生产品种设计为111~222dtex。管道设汁的熔体停留时间约为15 min。改造为纺细旦丝后停留时间约为27min。熔体在静道中停留时间的延长,使之在管道中的降解随之增大,对细旦丝的正常纺丝造成了较大的影响。为此对L12线的热媒管道进行了改造。原设计为一个汽化炉同时供给箱体和管道加热。这种设计已不适应纺制细旦丝的要求,为此,将箱体和管道的供热分隔开来,增加汽化炉单独对管道进行供热。这样方便了管道温度和纺丝箱体温度的单独调节。
因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过程基本上是层流传送,而且供热热媒与管道中的熔体存在着温差,因此不同断面上的熔体温度分布有差异。静态混合器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和对流动熔体的充分混合作用,因此我们在每个箱体入口处增加静态混合器,很好地解决了进入箱体中熔体的均匀性。
5、组件的改造
喷丝组件在涤纶纺丝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,对纺细旦丝而言更是关键,是细旦丝品质的保证。L12线改造过程中因纺丝箱体保持了原始的状态,所以组件的外部尺寸没有变化,以保持箱体与组件之间的连接不受影响。但是纺细旦丝又区别于常规丝的生产,纺制细旦丝泵供量小,组件腔体的压力不易建立,组件压力偏低,致使细旦丝的生产非常困难。故对组件的滤材进行了改造,除将海砂更换成过滤效果和使熔体温度均匀性更好的金属砂外,增加金属无纺布层来进一步达到建立组件压力,提高熔体在组件中的温度均匀性,改善组件中的熔体流动性,以提高细旦丝可纺性的目的。另外细旦丝的直径在7.2~11.5μm的范围内,通过增加金属无纺布层,同时达到了提高组件过滤效果,增加了细旦丝可纺性。
6、网络器的改造
L12线卷绕部分的网络配置中只有预网络,主要起匀油的作用。东丽TW716卷绕机在纺常规品种时底层丝退绕就不太理想,改为纺细旦丝后,因细旦丝摩擦因数大,退绕更加困难。为了改善细旦POY在后加工中的退绕性能,增加二网络就非常有必要。二网络能增加细旦POY的网络点数量和抱合性,可很好地改善POY的退绕性。实践证明,增加二网络后底层过尾有很大提高,后纺正常,生产过程中的断丝明显减少,能提高DTY定重率约8%~10%。
3、设备改造后的纺丝生产
1、工艺流程
聚合PET熔体→熔体输送泵→熔体过滤器→纺丝增压泵→熔体冷却器→计量泵→组件→EVO环吹冷却→上油→预网络→导丝盘→主网络→卷绕成型。
2、POY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
1、纺丝速度
从后纺的可加工性和纺丝产量综合考虑,我们选择纺丝速度为2600~2800m/min,可生产出满足后加工要求的内在质量稳定的细旦POY产品。
2、纺丝温度
改造后的生产线中,管道部分与箱体部分已分隔开来,所以箱体温度控制在290-298℃之间,以改善熔体通过喷丝孔时的流动性能,延缓熔体的冷却以及保持较高的喷丝板面温度。
3、管道温度
设备改造生产134dtex/144f品种后,熔体细流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明显延长。为控制熔体黏度降在0.025 dL/g范围内,选择管道温度在285~295℃之间是适宜的。
4、组件压力
细旦丝纺丝过程中增加过滤精度,会使组件压力提高,熔体流过过滤层时产生的压力降,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,均匀提高了组件中熔体的温度,改善了熔体在组件中的流动性,利于细旦丝的正常纺丝。故选组件压力在15~17MPa间。
3、POY物理指标及产品生产状况指标
经过改造后的纺丝设备生产134dtex/144f品种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国标的要求,尤其是条干值较小且均匀,提高了后纺DTY加工的张力均匀性和染色均匀性。POY物理指标如表1所示。
L12生产线改造生产134dtex/144f及其DTY后,统计生产状况(表2)结果表明,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尤其纺丝过程中的断头少,达到了预期的改造目的。
134dtex/144f POY后纺加工83dtex/144fDTY过程中(FK6-1000型巴马格加弹机),整机张力均匀,达到了较好的水平。
4、结语
(1)在箱体入口增设静态混合器,提高了熔体的均匀性,为细旦丝的成功纺丝提供了保证。
(2)充分考虑了细旦丝的生产特性,并据此对热媒管道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,使熔体输送温度、纺丝温度参数可分别合理调整。
(3)工艺参数优化选择,确保了134dtex/144f生产中毛丝、断头少,P0Y定重率高,DTY加工性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。
(4)设备改造后,生产线晶种结构改变,生产细旦丝的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视频教学
纤维纺纱织造染整如何影响一块面料的外观质地
查看详情2016-09-18
《纺织的科技奥秘——纺织专业导论》东华大学公开课
查看详情2016-09-17
纺织公开课 第17课 织物的纹织组织穿综 (二)
查看详情2012-09-16
纺织公开课 第16课 织物的纹织组织穿综 (一)
查看详情2012-08-20
纺织公开课 第15课 纺织品的变化斜纹组织结构(一)
查看详情2012-07-17
纺织公开课 第14课 纺织品的变化组织
查看详情2012-07-16
纺织公开课 第13课 纺织品的纹织结构
查看详情2012-06-20
纺织公开课 第12课 纺织经向的准备
查看详情2012-06-19
纺织公开课 第11课 纺织经向的准备 (二)
查看详情2012-05-06
纺织公开课 第10课 纺织经向的准备 (一)
查看详情2012-04-23
免责声明:
本频道收录之纺织相关知识,来源于己公布的专业书刊杂志及相关互联网网站。本频道为公共服务性栏目,收录相关文章仅为传播行业知识,普及科学技术,不用做盈利,也无意侵犯相关单位之版权。
感谢如下单位为本频道的内容搜集提供了信息来源,特此致敬!
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、中国纺织网、江浙纺织社区、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、中国化纤网、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、中国纺织工业检测中心
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@2004-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苏B2-20100323 网站备案号:苏B2-20090135
苏公网安备:32050902100442号|
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
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
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
江苏省软件企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