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岛型纤维是制造超细纤维的一种主要方法。它是由一种聚合物以极细的形式(岛相)包埋在另一聚合物(海相)之中形成的。因分散相原纤在纤维截面中呈岛屿状态,而连续相基质呈现出海的状态,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海岛纤维。
海岛型纤维也称原纤一基质型复合纤维,其岛相组分为原纤结构,海相组分为无定形结构,在横截面方向上原纤结构的组分包埋于无定形结构组分上,似海岛形式分布,在纤维纵向上两种组分的聚合物连续密集、分散均匀,从整根纤维来看,它具有常规纤维的线密度和长度。把可溶性的海成分溶掉后,就得到了超细的原纤束。
常用的海岛法有两种:一种是复合纺丝法,将两种聚合物通过双螺杆复合纺丝机和特殊的喷丝头组件,进行熔融纺丝,其中一种聚合物有规则地分布于另一种聚合物中,可纺制长丝;另一种是共混纺丝法,将两种聚合物共混纺丝,一组分(岛组分)随机分布于另一种组分(海组分)中,可制得短纤维。
海岛法可自由变化海/岛比例,控制纤维的线密度和截面形状为降低成本,应尽量减少溶解组分的量,即海组分越少越好,但应综合平衡考虑使溶剂对可溶性组分具有良好的接触溶解条件。
海岛纤维的岛组分一般采用聚酯(PET)或聚酰胺(PA);海的组分可以是聚乙烯(PE)、聚酰胺(PA或PA66)、聚丙烯(PP)、聚乙烯醇(PVA)、聚苯乙烯(PS)以及丙烯酸酯共聚物或改性聚酯等。
岛的数量从16、36、64到200,基至可以达到900或900以上,海与岛的比例从
原来的60:40演变为20:80,甚至10:90。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海岛型超细纤维岛组分为聚酯,海组分为可溶性改性聚酯,岛在纤维中呈长丝状,数目为24、36或37,海与岛的比例为20:80。所得岛纤维线密度一般在0.11~0.0011dtex。
视频教学
纤维纺纱织造染整如何影响一块面料的外观质地
查看详情2016-09-18
《纺织的科技奥秘——纺织专业导论》东华大学公开课
查看详情2016-09-17
纺织公开课 第17课 织物的纹织组织穿综 (二)
查看详情2012-09-16
纺织公开课 第16课 织物的纹织组织穿综 (一)
查看详情2012-08-20
纺织公开课 第15课 纺织品的变化斜纹组织结构(一)
查看详情2012-07-17
纺织公开课 第14课 纺织品的变化组织
查看详情2012-07-16
纺织公开课 第13课 纺织品的纹织结构
查看详情2012-06-20
纺织公开课 第12课 纺织经向的准备
查看详情2012-06-19
纺织公开课 第11课 纺织经向的准备 (二)
查看详情2012-05-06
纺织公开课 第10课 纺织经向的准备 (一)
查看详情2012-04-23
免责声明:
本频道收录之纺织相关知识,来源于己公布的专业书刊杂志及相关互联网网站。本频道为公共服务性栏目,收录相关文章仅为传播行业知识,普及科学技术,不用做盈利,也无意侵犯相关单位之版权。
感谢如下单位为本频道的内容搜集提供了信息来源,特此致敬!
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、中国纺织网、江浙纺织社区、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、中国化纤网、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、中国纺织工业检测中心
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@2004-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苏B2-20100323 网站备案号:苏B2-20090135
苏公网安备:32050902100442号|
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
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
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
江苏省软件企业